您的位置: 首页 > 美食资讯 >

广东这种奇特粽子,很多人都没见过!背后却是四代人的坚守…

11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6-03 09:15:29    

林旁粽,经过东莞人的一双双巧手,被细心编织成代表着民间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造型的粽子,造型可掬,独一无二,只有在东莞虎门才见得到。作为东莞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它的第三代传承人林容弟、第四代传承人梁珍玲和王曼玲,正以脉脉温情坚守传统,见证着独属于东莞人的浪漫与韧劲。

东莞,虎门,八行坊。

袅袅炊烟里,炉底的柴火烧得正旺,一种源自东莞本土的美味正在酝酿,等待着八个小时后的精彩亮相。

最近这段日子,只要一来到八行坊的街上,远远地就能闻到从梁珍玲店里飘来的柴火味。“这个东西只在虎门有,别的地方你可看不见、吃不到!”梁珍玲说的这个宝贝,就是虎门独有的林旁粽。

然而,作为林旁粽第四代传承人之一,59岁的梁珍玲虽然小时候一直有吃林旁粽,但也是在嫁进林家二十多年后,跟着自己的家婆林容弟学习后才会包这种粽子的。

其实,就算是东莞本地人,很多人不止是没吃过,更没听过、见过。

第三代传承人林容弟制作林旁粽已有60多年的经验。

林旁粽,顾名思义,就是林旁叶包的粽子。因此,最惹眼的元素便是林旁叶。“林旁”,望文生义,就是长在树林旁的植物,东莞有些地方称之为“野菠萝”、“和合”。

林旁叶有祛湿、利尿、驱虫的作用,煮来还有一股独特的清香,这也是虎门人选其作为粽叶的原因。因地制宜的智慧,在这片叶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透过阳光,可见林旁叶上密密麻麻的尖刺。

叶子名字听起来柔和,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林旁叶比普通粽叶要“硬核”得多,叶面狭长,边缘带有硬刺,异常扎手,一不留神就会被刺伤,让叶子的采集和运输难上加难。

林旁叶即将被割下的前一秒。

即使林旁叶很难被常人所征服,梁珍玲也早已驾轻就熟。

凭借多年的经验和矫健的身手,梁珍玲在5分钟内就能在一片“荆棘丛”里采集到不少的林旁叶,随后沿着弯弯曲曲的巷道一路小跑赶回店里,马上又干起活来。

爬着陡峭的石阶上山采集林旁叶,是梁珍玲的日常工作之一。

林容弟的女儿、也是第四代传承人之一的王曼玲,在店里忙得脚不沾地:将林旁叶洗净、削去两边刺,用剪刀修成宽度长度,放在水中浸泡备用。随后这些林旁叶被细细编织,左右上下穿插、拉紧、裁剪……所有的动作都重复多次,却一丝不苟。全流程纯手工制作,着实不易。

王曼玲在处理林旁叶,准备编织。

在传承技艺的同时,林旁粽的口味则根据市场需求作出了改变。传统的林旁粽只选用红豆、花生作为馅料,如今根据食客的口味,还可以加进鲍鱼、咸蛋黄、虾米等食材。可在梁珍玲看来,加太多其他食材反而会影响粽子的本味。

尝试多次后,传承人们确定了红豆+花生+花豆+五花腩肉的基本配方。

“食客有需求的话,我们可以加东西,但我个人觉得味道就变得不够和谐。我们试了很多次之后,决定还是只加五花腩肉就好。”变化之间,不变的是内馅的调味和粽子的外观。梁珍玲说,要保留传统,又不失创新。

是美食,更是艺术。林旁粽造型多样,菜篮、虾迳、神靴、笔架……寓意丰富,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见到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点赞、感慨做工之细致、寓意之美好。

林旁粽有8种造型。

不为人知的是,在梁珍玲小时候,村里的长辈做林旁粽,实际上只有菜篮、鱼篓等两三种造型。“其他造型都是我们慢慢挖掘出来的。以前都是赶紧做出来拜神之后给小朋友吃,没有那么多造型的。”

“这些都是纯手工活,制作难度并非难以攻克,但需要花费时间重复工序,反复练习。”梁珍玲说,林旁粽“高颜值”的背后,是复杂的编织技艺,要技巧也要耐心、毅力,得像耍太极一样刚柔并济,方可得法。

一盘林旁粽清洗完外表后,准备下锅煮上8小时。

每年店里最忙的时候,便是端午节前后。跟着梁珍玲,让人印象最深的便是她永远接不完的电话和回不完的消息。“每年这个时候,全国各地都有来下订单的,有的是因为看到造型而下单的,有的是吃过后觉得味道好而回购的。大家喜欢,我们做着也开心。”

由于林旁粽工序复杂,就算5个人同时开足马力制作,一天也仅仅能做一百来个林旁粽。梁珍玲说,动作真快不了,但这就是林旁粽的特色,做出来件件都是艺术品,包含着无限的巧思。梁珍玲笑道:“好多人都跟我说,不舍得剪开来吃!”

林旁叶工序复杂,其中编织粽叶最花时间。

在梁珍玲看来,林旁粽早已不只是一种美食,更是虎门的文化记忆,必须有人传承下去。所以,她一直致力于林旁粽的推广和传承。

传承从自家做起。平时,读小学的孙子中午放学,趁着空闲,梁珍玲就和家婆林容弟一起操着虎门本地地道口音手把手教孙子编林旁粽。三代人坐在作坊前一起编织,场面甚是温馨。

祖孙三代一起编林旁叶。

同时,自从林旁粽制作技艺成为了东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她也有尝试开“小学堂”收徒弟。有时周末会教附近的小朋友和家长们编粽叶,可是大多学得不长久。

“一开始他们看到粽子造型觉得很可爱想来学,上午刚学还觉得新鲜,越学下去越难学,而且叶子还划手,到了下午就不想学了。”

费时费力,还容易受伤,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学做林旁粽。“现在生活节奏快了,网上能买的食物又多,很少人愿意来学这么麻烦的手艺了。”

林旁粽的几位传承人,久而久之也变得与粽子“神似”——不仅有淡雅美丽的外表,还有极致纯粹的内心世界,这些都体现在她们的匠心和初心上。

世间纵万千般流转,来自莞邑的端午烟火味却一如既往。一个个“东莞籍”粽子,在一代代东莞人的餐桌上悠远流长,见证着东莞人对本土文化温情脉脉的坚守。

梁珍玲与家婆林容弟一同品尝林旁粽。

“我们就是想让大家知道,东莞的虎门不只有大炮(炮台),还有林旁粽。”这是一句浪漫而又坚定的口号。那一刻,她们眼里有光。

采写:南都记者 曾奕静 实习生 吴浩霖

视频:南都记者 曾奕静 刘辉龙 莫晓东 实习生 吴浩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