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美食资讯 >

朝思枇杷暮思雨,半山烟雨半山蘇

10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5-16 17:00:44    

孔子曰:“不时,不食。”

就是说吃,要顺应时令。

从古到今,中国人的饮食理念中,吃应季食物尤为重要。

所谓“应季”就是严格遵守,季节、节气而生长、成熟的食物。

五月。

江南春光渐收,露出夏季热情的剪影,这时候,枇杷也开始飘香了。

这时候的枇杷,汁水丰富,绵软鲜甜,咬一口,都是夏天的味道。

而枇杷中又以苏州洞庭东山的白玉枇杷冠绝群芳,风味最为浓郁。

成熟的白玉枇杷果实较大,以椭圆形或高扁圆为主,外皮呈淡橙黄色,外面裹着一层灰白色的绒毛,光照下如白玉般玲珑剔透,这也是它被称之为白玉枇杷的缘由。

如雪的果肉,汁水被自然的日光一照,显出一层盈盈浮光。

一口下去,绵软的果肉化作甘甜的汁水,浸润着口腔,莹润的味道、汁水的鲜甜清爽齐齐冲击味蕾,明明是日头下的果子,却自带一股沁凉,好吃的让人忍不住眯起眼睛,连周围焦躁的空气都沉静下来。

苏州东山种植枇杷已经有上千年历史,史书上关于东山枇杷的文章比比皆是。

《吴县志》记载十世纪中期,枇杷在太湖洞庭地区栽植。

明代王世懋《学圃杂疏》又记“枇杷出东洞庭者大”,东洞庭,即是苏州东山。

这是从太湖延伸出来的一个岛,三面环水,空气湿润,水源充足,山上的土层深厚,日照十分充足,特别适合枇杷的生长,因而产出的枇杷格外水嫩清甜。

东山古槎湾(如今的双湾村),是白玉枇杷的发源地。传闻,这是胥母从楚国带来的,胥母是苏州城缔造者伍子胥的母亲,胥母在丈夫和长子都被害后,带着次子伍子胥逃离吴国,隐居东山古槎湾。

她带槎湾人民发展农业生产,致富一方,最后终老槎湾,村里人感念她的恩德,称她作“大地之母”。

胥母带来的枇杷,在东山繁衍成长,成为洞庭百果之王,到了清末,经过汤永顺老先生的培育改良,才成就了正宗的极品白玉枇杷。

东山白玉枇杷的从成熟到下市,只有短短20天左右,且果实柔嫩,不易运输,从前车马很慢,山河很远,外地人只闻“白玉枇杷”盛名,却不得尝。

有人说,“没吃过白鱼,不足以赏太湖,不食枇杷,就不算下江南。”

随着经济发展和物流系统日益完善,现在外地人也能尝到这份来自苏州的初夏献礼。

它穿越了时光,穿越了历史,沉淀出江南独有的风情。

白玉枇杷的好,不仅在于口感独特,皮薄柔嫩,还在于它超高的营养价值。

枇杷叶可以入药,枇杷花儿可以烹茶,枇杷果可以吃。

白玉枇杷里富含苦杏仁甙,在体内水解产生的氢氰酸能够润肺止咳、祛痰,治疗各种咳嗽。

此外枇杷热量低且富含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多吃有益于减肥和美容养颜,简直是爱瘦爱美的美眉们的常备水果。

白玉枇杷,秋日成蕾,冬日生花,春来结果,夏初成熟,可以说,枇杷是唯一一种穿越四季的应季鲜果。

你可以错过苏州的春风,东山的秋雨,槎湾的冬霜。

但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初夏的白玉枇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