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美食资讯 >

煮粽子,用冷水煮还是热水煮?下锅前多加1步,粽子才更软更香

13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5-28 20:20:22    

再过不久端午节就要来了,又到了可以吃粽子的节日,现在不少人过端午节时,都是直接在网上买现成的粽子。

但仍有不少家庭,在端午节时会自己包粽子,自己包的粽子用料更实在,同时也更为安全,无论是自己吃,还是送给亲朋好友都十分合适。

自己包的粽子除了用料更实在以外,我们也会发现煮出来的粽子,就是比外面的更加软糯香甜,同时带有十分清香的粽叶香,吃多少都不会腻。

这是因为不少人做多了粽子,就知道煮粽子的一些小技巧,所以煮出来的粽子会更加美味。

那么煮粽子有什么小窍门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水中加两味调料

很多人都以为只要把粽子放到水中煮熟就可以了,但其实在煮粽子之前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小苏打。

小苏打被糯米吸收之后,可以让糯米更加软糯,同时可以使得粽叶的纤维变软,防止煮久了之后,粽子叶变烂变散。

另外粽叶是酸性的,加入碱性的小苏打,可以溶解部分的酸,让粽子口感更为香甜。

还可以在水中加入适当的食用盐,盐可以激发糯米的香味,煮出来的粽子会更加清香。

2、冷水下锅

有的人也会纠结,煮粽子时应该是冷水下锅还是热水下锅?其实应该冷水下锅。

热水下锅虽然可以缩短烹煮的时间,但是热水下锅受热不均匀,很容易使粽子表面煮熟,但是里面还夹生,口感比较差。

同时在煮的过程中,粽子会膨胀,受热过快就会导致膨胀过快,粽子容易开裂。

而冷水下锅虽然煮的时间比较长,但是粽子受热均匀,不容易散出来,粽子也不容易夹生。

但由于粽子煮的时间一般都比较久,需要2-3个小时,大一点的粽子,甚至需要,4-5个小时,因此在煮的过程中,肯定需要中途加水。

而加的水最好是热水,因为这样可以防止锅内的温度骤然下降,使得粽子受热不均匀。

怎么保存粽子?

平时端午我们都会买很多的粽子,有时就无法一次性吃完,再加上亲戚时不时地都会送一些粽子,家里的粽子就多起来了。

不少人没吃完的粽子都是直接放进冰箱中冷藏,但是这样保存不了两天,粽子就会坏掉。

想要长时间地保存粽子,就必须将粽子放到冷冻层中,但是粽子冷冻之后会流失水分,吃起来口感就没那么软糯了。

但其实在保存的时候,多加2步,那么粽子的水分就会流失得比较少,吃起来也会更好吃。

1、清洗粽子

煮过的粽子表面有比较多的黏液,所以我们在保存之前,要将粽子表面的东西给洗干净,否则粽子容易变质。

洗好之后,要将粽子表面的水分沥干,否则放到冷冻层中,粽子表面就会结有一层厚厚的冰,水分流失得也会比较快。

2、用塑料袋包裹

洗干净之后,我们再把粽子放到保鲜袋或是塑料袋中,排出空气,扎紧袋口,给粽子创造一个较为真空的环境。

这样粽子里的水分就会流失得比较慢,后期想要吃的话,口感也不会这么差。

但放粽子时,记得不要把粽子和味道比较重的东西放在一起,比如鱼和肉等,以免混味,影响了口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