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美食资讯 >

海洋荒漠化:我国放流30多年,为啥始终扶不起一条鱼?

11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6-01 08:00:00    

中国江河湖泊众多,水面广阔,鱼类资源丰富,从不缺乏领异标新的特色水产品,比如“长江三鲜”、“四大海产”等等。这些水产品肉质鲜嫩,口感绝佳,历史资源也相当丰富,影响力巨大。

大黄鱼

之所以称为“历史资源”,是因为这些江鲜、海鲜的生存现状普遍都不太乐观。比如“长江三鲜”之一的鲥鱼,历史产量曾高达157万公斤,密度高,规格大,江苏、安徽段还形成了专业的捕捞队。

如今,长江鲥鱼已绝迹近30年,长江刀鱼则更加幸运。“十年禁渔”在长江刀鱼濒危的关键期送来了东风,资源得以逐渐恢复,但储量依然无法跟上世纪70年代相提并论。

长江渔场的衰落以十年禁渔告终,而东海的舟山渔场却依然热闹,上千艘机动渔船出海捕捞仍是寻常景象。

据资料记载,舟山渔场已有上千年的捕鱼历史,在东海沿岸洋流和台湾暖流的碰撞下,这里的营养饵料极为丰富,为形成天然鱼库提供了自然条件。论产量和规模,舟山渔场足以称得上是中国的“头号渔场”,四大海产则是“代表性招牌”,是当地渔民最重要的捕捞对象。

1957年,小黄鱼捕捞量达到2.9万吨;1967年,大黄鱼产量高达10.16万吨;1974年,带鱼的捕捞量直冲21.4万吨;1980年,乌贼产量提高至2.9万吨。这些产量是舟山渔场四大海产的最高捕捞纪录,不难发现,距离最晚的一次“渔业大爆发”已经有40年!

大黄鱼是舟山渔场陷入颓败的典型代表。大黄鱼也叫黄瓜鱼、黄花鱼,自古就是东南沿海人民餐桌上的美味。悲剧的开端是在1969年,大黄鱼的冬季产卵场被渔民无意间发现,这给后来的“一窝端”埋下了隐患。

1973年冬季,3500多对机动船向亲鱼越冬海域进发,上下3~4个世代的大黄鱼被打捞殆尽。从此,大黄鱼鱼汛彻底终结,直到现在也未见恢复。

野生的大黄鱼很少见,市场价格居高不下。2011年4月底,浙江省宁波市江东水产市场上曾出现了一条野生大黄鱼,体重3.52kg,体长60cm,叫价14万元。这么高的价格让不少市民感觉烫手:吃条大点的黄鱼相当于把一块金元宝吞进了肚子里,实在太奢侈!

在上个世纪的巅峰期,滞销的大黄鱼在港口卸货时曾被渔民直接丢弃,更有农户将其拉到地里当做有机肥料。时过境迁,如今野生大黄鱼的批发价被抬高到成千上万元,可谓是“此一时,彼一时”!

为恢复东海的大黄鱼种群,我国也是下足了狠功夫。刘家富是中国的“大黄鱼之父”,也是大黄鱼人工繁育技术的摇旗人、先驱者。正如他本人所说:“野生大黄鱼是在我们这一代手上弄没的,我们有义务恢复它”。

但要恢复大黄鱼资源并不容易。大黄鱼是出了名的“娇贵鱼”,渔民评价其“出水即死”,养殖难度大,就更不用说人工繁育了。

一条大黄鱼至少要2年时间才能发育成熟,再加上育苗过程,基本要3~4年以后才能实现一个繁殖周期,效率太低。为加快进程,刘家富率领的科研团队另辟蹊径,借助福建宁德官井洋海域的区位优势,直接采捕野生的成熟大黄鱼,在网箱中进行驯化、繁育,缩短了培育周期,又提高了苗种质量。

大黄鱼的人工繁育被我国列入了“七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拯救大黄鱼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1986年,科研人员成功突破了大黄鱼的人工育苗技术;1987年,我国开始放流首批鱼苗,此后更是多年未曾中断,至今已坚持30多年。

据统计,首批放流鱼苗数量达1.62万尾,其中有6126尾被打上了标记,即用塑料牌挂在背鳍起点前的肌肉中(见下图)。两个月后,不同地区共捕捞了483条“标记鱼”,回捕率为7.9%。其中,游得最远的一条幼鱼在放流13天后被发现,地点是东冲口外的盐亭海域,距离放流点约30km,平均每天移动2.3km。

打上标记的大黄鱼幼鱼

这种标志回捕的方式有助于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大黄鱼的分布,有利于提出更好的保护措施。到了1999年,我国每年已经能够繁育出上百万尾幼鱼;截止到2010年,我国23年累计放流苗种量约2000万尾,全长3~10cm不等。

2021年7月,又有700万尾大黄鱼在舟山渔场的中心区域被放流。在此之前,这批鱼苗已经在岱衢洋大黄鱼野化训练基地“拉练”了一个多月,平均体长在10公分以上,身强体壮,适应能力更强。

按照放流成效来看,未来的大黄鱼很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繁荣。首先,人工繁育保证了大黄鱼不会灭绝,长期放流锦上添花,再加上保护区的成立、禁渔制度的实施,大黄鱼再度形成鱼汛估计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人工育苗技术的带动下,养殖业逐渐成为了新风口。据统计,2016年全球大黄鱼的总产量为26.9万吨,其中99%都来自中国(捕捞+养殖),另外1%来自于韩国。福建宁德是大黄鱼的核心养殖区,被誉为“大黄鱼之都”,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

如今,我国每年可生产20多万吨,但是要注意:大黄鱼至今还未完全摆脱危机,养殖产量多,野生产量低,天然鱼汛尚未形成。在今年10月下旬,浙江海洋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一次调查中采捕到了171尾大黄鱼,规格100~400g,这是近20年来资源密度最高的一次。

种种现象表明,大黄鱼资源确实正在恢复,但离“满血复活”还差得远。尤其要注意:过度捕捞、水质污染是野生大黄鱼走向振兴的两大“拦路虎”,这两大困局由来已久,处理起来颇为棘手。

首先来看捕捞现状。按照规定,东海的禁渔期从5月1日12时开始,禁渔时长不足半年,捕捞力度却依然很大。出于利益的考量,沿海渔民更注重捕捞经济鱼类,对不值钱的小鱼小虾则不屑一顾,甚至直接丢弃,资源浪费严重。

早在2010年时,东海渔货物中的低值小杂鱼就占到了70%,“捕得多,损耗更多”的现象对海洋生态链来说是个巨大的隐患。在浙江沿海部分地区,渔获物的损耗率高达90%以上,幼鱼来不及长大就被“绝户捕捞”,偷捕的拖网渔船更是频频越过13海里的“底线”。

总之,设置禁渔期只是第一步,加大对非法捕捞的打击力度、引导渔民科学捕捞则更加重要。如果当前畸形的捕捞方式得不到纠正,酷鱼滥捕不能从本质上扭转,东海禁渔就难谈成果,渔业振兴更是无从说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