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美食资讯 >

仲夏的八里庄菜市,是彩色的

11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6-07 15:24:29    

吃完天星正源火锅,沿文德路走一公里,就可以看见八里庄菜市场的一个入口。

并非像长顺街和玉林菜市场一样,是室内菜市场,八里庄菜市场在大棚之下,结构挑高,菜摊通透

蔬菜整齐码放,组成明亮色块,绯红的萝卜、橙黄的彩椒,乳白的高笋,红紫的苋菜,碧绿的黄瓜……让人不得不怀疑,每个摊主都是色域绘画领域的大师。

2014年,作家、命理师@安公子 说,“八里庄菜市场人挤人, 堪比世界十大菜市巴塞罗那博盖里亚菜市场”。

巴塞罗那流浪者大道上的博盖里亚市场,据说是号称欧洲规模最大、商品最多、人气最高的菜市场。

农产品、海产品,令人应接不暇。甚至能在里面找到牛睾丸、脑花、兔头等欧洲人不太爱的东西,本地人和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在市场里优雅谈吐。

靠着八里小区、省建筑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等重要地标和单位的八里庄菜市场,算不得成都最大的菜市场,但好歹,也一直是明星菜市场,在东北方位占据一席之地。

八里庄菜市场很方正,正中间是大棚一片。四周,一排是干杂店,一排是卤味拌菜店,一排是零散的菜摊,挨着的一片房屋,短小通道两侧,专做水产生意。

各区域有专门的职能,基本的菜市分类法则下,蔬菜摊也顺带售卖应季的西瓜和杏子。瓜果菜蔬热烈上市,夏天菜市场的品种的丰富程度,仅次于秋季。

苦瓜、丝瓜、冬瓜、南瓜、葫儿瓜是这个季节的常客,太婆更在意少见和售卖周期短的蒜瓣。灶台下的坛子已经清理好,只等外皮略带红色和紫色纹路的蒜头进入。

太婆挑选购买的每一步,都透露出她是个老逛菜市场人。吃不得的皮,有一点厚,剥些下来。过秤一共4.7元,“再捡一个凑成5块”。

大叔不是很乐意,“最小的添进去都超过了”。

封坛发酵,腌泡糖蒜,制作腊八蒜。这是自制豆瓣酱前,成都绝大多数家里都要进行的一项重要的饮食活动。

同样重要的,还有泡仔姜。

“14?外面拉车的,比你的芽包儿多些,都才12”。

“12就12,都是老买主……多赚少赚点,有啥子区别”。

顾客依然有点犹豫,品质似乎不如外面好,但还是被老板打了让手,和老顾客的标签架起,将将就就选了些。

蔬果什么时候上市,家庭主妇们最为清楚。

年轻人则更多聚集在水产区域,俯身弯腰,手持筷子,将小龙虾一个一个选进便于装盛的垃圾桶,以此表达对菜市场时节的感知。

摊位的墙上,10余种小龙虾调料,比泡菜鱼水煮鱼调料还多。总有一包,令小龙虾们愉快入味。鱼头再肥硕,也只有缓慢地等待被谁带走。

尽管是早市,八里庄大棚内菜市场的生意其实一般。

得闲,蒋大哥又往码得齐整的菜堆上喷洒清水,以始终维持菜叶的水灵,极佳的卖相。

从业10多年,蒋大哥一直以卖净菜的方式存在,也是八里庄菜市场为数不多做净菜生意的,按份售卖。

起先接受程度低,现在,除年轻人爱光顾,老年人也爱。回家洗过便下锅,贵是贵些,省事许多。

红黄喜人,有大有小,10余种番茄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更显得诱人。只做番茄这一个种类的生意,逛八里庄菜市场,一想到要买番茄,肯定得找“老王家老味道”

“所有番茄都是这个牌子”?

“也不是,贴了他们技术员头像的才是”。

耿直,有一说一。

在水产区旁,一间专卖猪肉周边制品的店铺,老板也坦诚,他们家的货只是中上等级的品质。“卖卤肉拌菜的都买精品的”。

散客会自己买些浅煮过的猪头、猪耳等回家再加工。

更在乎性价比,精打细算过日子,怎么省钱怎么来,尤其在以老小区为基础形成的菜市场里,顾客的购买心理都大同小异。

这也是顾客们更加偏爱和八里庄菜市场只隔了一小段距离的师友路的原因之一。街两侧,多临时摊贩,活跃期主要集中在上午,物价总体低廉。

在很多人看来,完整的八里庄菜市场,除了大棚外,必须还包括以师友路为代表的露天沿街菜市。

整个露天菜市部分,以桃溪路的一部分、师友路和圣合巷为主。各家摊贩租一间老小区的门面,找一个角落,占据一块地方,各凭本事揽客。

并非临主路的背街小巷,对交通的影响有限。小区老旧,树木茂盛,摊贩扎堆,人头攒动中,仿佛来到某个县城的老街,每走一步,都像是熟人和熟事。

卖麦芽糖的太婆,一定要给买麦芽糖的太婆抹去几毛钱的零头,买的太婆偏偏不肯,是多少给多少。

两人为此一阵拉扯,各有各的坚持,“说给你优惠就优惠,我们做生意全靠老买主”。

麦芽糖帮助泡菜水避免生花,这是在菜市场才学得到的生活小经验。

栀子花怎么养才开得出,转角处售卖的小哥最懂。

一位嬢嬢又来照顾小哥的生意。甚至帮忙拉客。

“每年他都在卖……他的栀子花要香些”。新手怕花苞开不出。“拿水泡几分钟,花瓶中的水没过枝干。”

还怕不开?“晚上拿个塑料袋给它套起”。嬢嬢很开心,也很信任小哥,“都是他教的”。

某种程度上,菜市场中的相互信任,熟人之间的互动,令人着迷。当然,最刺激人的,还是丰富的果蔬和肉蛋。

现包的鲜肉大粽,食材的光泽,见过世面的嬢嬢也挪不动步,吞了无数口水。

整个师友路有三四家售卖粽子的。

以靠近小学一侧的这家阵仗最大。至今已售卖五六年,起先自己吃,旁人觉得不错,又多了新的生意。

粽子之外,旁边的冰糕铺子和小卖部,都属于同一家。粽子只在端午前夕短暂售卖,鲜肉大粽,每只售价5元。

老板很骄傲,远在马鞍北路的太婆都要特地前来。马鞍北路,一直是成都最著名的粽子销售一条街。

不卖粽子的时候,做啥呢?“耍三”。

八里庄有名的晶晶友味,白面馒头,红糖馒头,顾客排班站队,总是一大口袋地买。

顾客买完,顺带问一嘴,“你们和万年场那家是不是同一家”。一元一只的大白馒头实惠,红糖馒头只贵五毛,香甜松软。不仅是早饭,还是晚餐的主食。

营业多年的青椒鸡,雷打不动地每周二店休。初次前去,大门紧锁,吃不到,就是吃不到。

正对面的蟠龙烤鸭还开着,资格一样老,顾客见人拍照打探,会觉得稀奇,“这有啥好拍的”,都是吃惯买惯的老顾客,习惯了好,不觉得好得有多惊艳。

八里庄菜市场,再好吃,再有名的店,在当地人心中,不过是日常,随时触手可得。这是相当令人羡慕和眼红的事情。

四季春卷,我买了些酸辣口味的胡豆。其他菜市少见的种类,在八里庄菜市场,好几家都在卖,是常客。

胡豆是渍胡豆的做法,又有点像怪味胡豆。干胡豆泡发后,又过油,形成酥脆的口感,下稀饭最合适。

当我发现摊位上还插着一束栀子花,“朋友送的”。红油中的清新脱俗,让人相信,菜市场再嘈杂,生意再不如以往,生活的小情小调始终还存在。

收拾完台面,老板娘又拿起喷壶,在门口洒水,维持餐饮服务行业的整洁和体面。

甚至,你还能在菜市场的小街上发现一间画廊。

一位画家未将自己的房屋出租,而是利用其,为周围的居民和朋友提供绘画和艺术交流的空间。开门期间,人人都可以进去参观。

逛菜市场,顺便看个画展,成都人就是这么小情小调。

总有温柔的细节等人一次次发现。但很有可能,等不到我逛800次,八里庄菜市场便将迎来搬迁和改造。时不时,有人在问,它什么时候拆。

上个世纪六七年代,拥有成都最大物流集散地的八里庄,聚集数量庞大的人口。铁路交通的便利,使得八里庄拥有众多批发市场。

八里庄粮食批发市场、八里庄果品市场……以及八里庄菜市。他们中的大多如今都淡出视线,只剩下一个八里庄菜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