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美食资讯 >

钟薛高玩起“低糖”生意!可我还是吃不起

12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5-25 17:47:13    

“冰淇淋已经从过去一种消暑解渴的需求品,进化成一种兼具健康属性的消费品。”钟薛高联合创始人、品牌VP 周兵说到。2022初夏刚至,钟薛高上线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合作的“少年”系列雪糕,主打低糖、低脂以及含有蛋白质。

钟薛高研发负责人沈嘉妮表示,钟薛高的产品理念是优选原料,在“不添加香精、色素“的原则下生产配方。“少年”系列正是在这样的产品理念下研发出来的新品。她表示,未来钟薛高将继续在研发、品控上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推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确实,低糖的概念早已在饮料、烘焙等领域打响,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年轻人对于健康、颜值、身体的焦虑,追求个性、健康、精致的生活,不将就,不得不选择低糖摄入。不过,也有消费者表示,冰淇淋没有了糖就没有了快乐,口感也大打折扣。会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为“低糖”买单?这股“低糖低脂风”还可以刮多久?

钟薛高的变与不变

本次钟薛高“少年”系列新品共有5款口味,包括低糖•小粒咖啡雪糕和低糖•丝绒可可雪糕、低脂•番石榴椰子雪糕、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玫荔牛乳雪糕和海盐椰椰雪糕。

钟薛高研发负责人沈嘉妮表示,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钟薛高团队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进行充分沟通,基于奥体科学训练服务处多年在运动营养方面的研究以及数据积累,双方在低脂、低糖和健康营养方面共同进行了多轮探讨、测试,最终为市场和消费者带来了“少年”系列。

今年是钟薛高成立的第四个年头,它已经不再是最初大众认知中的那个网红产品了。

除了多产品线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钟薛高也从线上走到了线下。钟薛高在创立之初,钟薛高就以快闪+线下门店的模式布局线下。2018年的7月和8月,钟薛高在上海、杭州、南京、北京数个城市连续发起了八场快闪店,促进消费者对钟薛高产品的了解。

其后, 为了减低顾客体验的成本,钟薛高布局线下直营店。2019年7月,钟薛高在上海、成都、重庆等地开设了6家线下旗舰店。

与此同时,钟薛高推出国民雪糕品牌“李大橘”,陆续在商超、便利店上架销售,立即受到线下购买消费者的欢迎。2019年10月,钟薛高在成都东方天祥推出第一家咖啡店,主打新中式风格和酸咖啡。

同年,钟薛高开始了对线下经销渠道进行多渠道、多方位另一轮的拓局,特设线下渠道款,布局商超、便利店、盒马生鲜、每日优鲜等平台,并加速直营门店铺设。在短短的时间内,钟薛高已经成功覆盖国内的一、二、三线城市的经销商,完成铺货,钟薛高线下网点持续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钟薛高的下沉也可圈可点。目前,国内三四线县城都能见到钟薛高的身影。今年以来,随着气温升高,西南大区线上销量率先大涨,超过北京、上海等大都市,该地区第一季度的销售业绩甚至已超2021年全年业绩。

对于老生常谈的价格问题,钟薛高联合创始人周兵坦言,一开始也担心过,但实际并不存在。“冰淇淋从产品类别上属于休闲零食,于消费者而言,它是非必需品,或者说是一款享受型产品,购买频率远不像米面粮油等必需品那么高。因此,随着健康理念的提升以及大众对于品牌和品质的理解,三四线相对压力较小的城市,反而更愿意去尝试喜欢的、好的产品,而对价格不那么敏感。从目前的销量反馈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三四线城市的增长速度超出预期。”

不过,几年过去,钟薛高还是在一些方面保持着“新”。对于产品的研发创新和对新人群、新趋势的洞察,品牌从未停下脚步,在品牌营销的背后,不断用场景、技术加持等来提升消费体验。同时,也逐渐更重视内容建设,在与消费者的沟通当中,品牌后撤,内容前置。

周兵也表示,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冰淇淋想要卖得好,最本质的还是在原材料的挖掘和品质上,去实现口味上的创新和更丰富的口感体验。此次推出的“少年”系列产品,采用了果肉质地绵密、纤维含量较多的水果作为基底,在实现雪糕降低脂肪含量方面,最终选定番石榴和椰子的组合及脱脂牛奶为原料。既补充雪糕减脂后缺失的绵密感觉,又能带来清新的果香,既保持了雪糕原有的口感风味,也做到一定程度上的低脂并提高营养含量。此外,还有两款蛋白质含量较高,进一步满足不同消费人群对于功能和口味的需求。钟薛高的产品理念是优选原料,在“不添加香精、色素”的原则下生产配方,“少年”系列正是在这样的产品理念下研发出来的新品。

另一方面,就是在“新物种”的研发和创造上,冰淇淋这类休闲食品,在产品端和品牌端都是具有想象力的品类,要靠产品研发团队去做不断的尝试和突破。

基于此,钟薛高始终坚持推新。每年产品储备能达到几十甚至上百种,因为创新是品牌的基因,无论研发部门、品牌部门,还是其他支撑部门,日常都会立足各自的领域,如新技术、新材料、新口味等,进行产品库的沉淀。据周兵透露,品牌会定期从中选出最符合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的“标本”,并迅速落地。

低糖新赛道

燕麦奶品牌OATLY联合盒马、肯德基等推出多款燕麦雪糕,主打“植物基”“0乳糖”;八喜的“轻卡”系列、和路雪的“轻优”系列在终端冷柜的占位越来越多……雪糕从过去的即时消费逐渐向健康化、甜品化趋势转变,消费者不断地复购也是对品质的需求在升级。在天猫的钟薛高旗舰店,评论区里有网友称已是第9次买了,并表示价格虽然略高了一些,但有什么比吃个健康放心、不用担心变胖还来得划算呢?

消费者对高品质雪糕的需求热度,一直在延续。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冰淇淋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咨询报告》显示,我国冰淇淋市场正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不断飙升,目前市场规模已经位居全球第一。同时,在消费升级、健康至上的大趋势下,雪糕、冰淇淋市场也刮起了低脂、低糖、高蛋白的“健康风”,正在扭转人们的固有认知。

但是,正如食品学家 David Julian McClments 在其《Future Foods》一书中所引用的,打着这些标签的食品“只有在真正被人们食用时才算开发成功,因此必须被设计得美味可口。”

这条箴言同样适用于冰淇淋领域,如何在健康与品质的基础上,做出美味可口的雪糕,成为行业共同思考的话题。“想要把雪糕、冰淇淋做得好吃,真的是需要相当多的技术含量。”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表示,“开发低糖、低脂产品的前提,必须是口味比较好吃。如果把含脂肪和糖的配料都省掉,那雪糕就像冰块一样不好吃了。”

钟薛高的做法是坚持采用真材实料,同时坚持产品创新思维,做出消费者喜欢的口味。为此,钟薛高组建了一只高素质的研究团队,研究人员全部是研究生学历。同时,积极与用户进行多维度的互动,收集用户的建议与反馈,并在产品的制作中进行调整,先后制作出18种口味的雪糕,上市便被消费者所抢购。与此同时,钟薛高还积极创新,研发了钟薛高的冰、钟薛高的糕等跨界融合类的新品,直接开创了雪糕产品的品类升级。

坚持供应链布局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做世界工厂积累的产业链,已经极其成熟,一些新消费品牌从线上起家,供应链在初期依赖代工,也能交付出不错的产品,就是基于中国成熟的供应链体系。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目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门类齐全,基础设施完善,各个行业的上中下游产业形成聚合优势,加上我国拥有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和专业技能人才队伍优势,将中国打造成了全球的制造基地,成就了“中国制造”。

反过来中国制造无与伦比的强大势能巩固了中国供应链的优势,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储士家表示:“中国供应链、产业链的综合优势目前不仅没有国家能够替代,而且还会随着新的产业加入更加完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中国供应链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钟薛高创始人林盛认为,目前我国的消费企业有一个优势是现在大部分的新品牌是站在中国供应链巨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基于强大供应链,国货的崛起在今天可以说是一个必然,国货企业长期崛起需要在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完善供应链三个方面下功夫。

冰淇淋/雪糕的销售渠道正从线下走向线上,国内不少冰品品牌在布局线上渠道,希望以此实现全季节销售,提振消费淡季。在电商和直播带货的带动下,冰淇淋/雪糕的线上销售占比在近两年间翻了4倍,从2020年之前的5%增长至2021年的20%。冰淇淋/雪糕的物流体系极大地依赖冷链运输,冷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最终口感,电商的新兴渠道也对冷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品牌需要从3个方面实现物流冷链的创新:智慧仓储方案,仓储、检测、消毒、检查、配送一体化,以及提升冷链物流效率。

去年,蒙牛乳业与京东冷链合作,转变了之前以干线运输为主的经销商制模式,京东冷链为蒙牛冰品开放覆盖全国的冷链仓网布局与冷链B2B核心骨干网,从冷链仓储管理、干线运输、品质保障等维度打造解决方案。

一名资深冷链专家表示,冰淇淋要求供应链全程冷链,温度要控制在零下18摄氏度以下,运输过程极易发生损耗,耗电成本也比一般快递高出好几倍。“冰淇淋对冷链的要求比冻肉还要严格很多。”美怡乐电商部负责人张弢表示,如果温度不稳定,很容易导致冰淇淋融化或乳糖析出,影响产品外形和口感。

得益于在冷链建设方面积累了较丰富和领先的经验,钟薛高曾在多场线上大促活动中取得同品类销售第一,其创始人林盛曾表示:“对新品牌(尤其是冷链类)来说,供应链和物流能力是核心关键。创业初期开始,钟薛高就将一半资金投在了供应链上,生产线改造也是百万级投入,最近还在持续性投入几千万做冰淇淋一物一码品质溯源。目前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冰淇淋商这样去做,但在我们看来,做品牌,产品先导。”

从东北大板到好阿婆,从马迭尔、中街1946再到钟薛高……近年来,国产冰淇淋厂商像一阵阵旋风,带着一款款网红雪糕,席卷了整个冰淇淋市场,钟薛高更是个中翘楚。“新的消费者、新的好物、民族自信等等,中国消费品轰轰烈烈崛起的浪潮中,每家背后的逻辑其实都是一样的。”林盛感慨,“并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而是这个时代的用户选择了我们这些新品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