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美食资讯 >

山东名酒“陨落”,曾年销9亿超茅台,今在超市积灰无人知

11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6-07 16:23:06    

有诗云: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在中国,有很多人觉得河南、陕西才是中华酒文化始祖,毕竟古老的中原和三秦大地,为朝代变迁的发源地。殊不知,一衣带水的山东,酒文化也是极其丰富的。

说起山东,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热情好客、豪爽大方、能喝酒、爱喝酒”,山东人的这些特点也间接打开了本省的白酒市场,让山东在白酒界留下了一抹浓重的色彩。

然而,很多人觉得“山东无好酒”,貌似对不起喝酒大省的称号,其实在山东白酒发展史中,曾诞生过很多脍炙人口的美酒。

如果您回看一下历史,25年前,中国白酒市场曾是鲁酒的天下,像孔府家酒、孔家宴酒、秦池酒等,都是鲁酒的杰出代表。

山东当地拥有传承千年的酿酒技术和大批量的酿酒人,因此山东酿制的白酒也曾风靡全国。

其中有一款白酒,曾年销9亿,家喻户晓,在当时不管是销量还是营收都远超茅台,可谓是风光无限,但可惜最终遭受白酒市场的冲击,一朝陨落,如今只能在超市积灰少有人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孔府家酒诞生于孔圣人的老家山东曲阜,酒厂借着孔圣人的东风,将自身打造成为孔府进贡酒和馈赠达官贵人的专用酒,使其在当地拥有不俗名气。

虽说在当地小有名气,可是面对其他知名的白酒品牌,孔府家酒就平白矮了一截。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使孔府家酒走向全国,酒厂把发展重心放在了加大宣传力度上,想以此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在酒厂负责人的经营下,孔府家酒扩大销售领域,很快陕西省、湖北省、东北三省等都有了孔府家酒的身影。

1993年,酒厂以3000万的价格打败茅台,赢得了在央视黄金时间段做宣传的机会。

自此“孔府家酒,叫人想家”这两句话传遍大江南北,它所宣扬的“家酒文化”令全国观众为之动容。

孔府家酒的销售额随之暴涨,巅峰时更是年销9亿,远超茅台、五粮液,成为当年全国炙手可热的明星品牌,而其他家酒企只有羡慕眼红的份。

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年

孔府家酒尝到甜头后,忘记了企业酿酒的本心,一味地扩大产能,疯狂收购各地中小型酒厂,然后进行不间断的宣传,导致孔府家酒消耗巨大。

如果不能及时收回本金,将会面临严重的资金问题,可是上天并没有眷顾它。

1997年,山东另一“标王”秦池酒发生了“勾兑风波”,导致山东白酒和“标王”声誉大大受损。

受其影响,再加上之前的过度宣传,孔府家酒厂也出现了严重的经营危机,迅速走向衰败,最终只能宣布破产。

孔府家酒破产后被河北衡水老白干收购,成了它的一个子公司,再次获得了重生,然而属于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再想重现当年的辉煌可谓是难上加难。

时光荏苒,二十多年过去了,白酒市场千变万化,近些年,孔府家酒在超市货架上积灰少有人知,有时候还会被人误解是劣质酒,虽说可惜,却也只能怪他们自作自受。

和孔府家宴有着相同境遇的酒,还有很多。

和山东同为产粮大省的河南,一直流传着一句妇孺皆知的话:“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

这句话说的便是当年红极一时的张弓酒,它在河南地区口碑极好,上世纪末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它的大名。

张弓酒是我国优质白酒,虽然包装简单,但是在它鼎盛时期不管婚丧嫁娶,还是酒友平时自酌自饮,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然而因为酒厂经营不善,出现了商标之争,酒厂无暇顾忌白酒的创新与研发,接着仿冒假酒横生,仿制酒泛滥,严重挤压张弓酒的市场,直接导致张弓酒走向衰败。

说实话,张弓酒的酒质还是很不错的,窖香浓郁,醇厚丰满,只可惜现在已经难以走出河南市场。

在千里之外的贵州茅台镇酱酒核心产区,有一款酒和张弓酒一样,因为难以走出当地而苦恼着。

众所周知,茅台镇的人世代酿酒,当地有着良好酿酒条件和先进的酿酒技术,木台厚道酒作为茅台镇的酱酒“黑马”,在当地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酒厂一心扑在酿酒上,不怎么注重宣传,茅台老厂长李兴发的爱徒冯小宁作为这款酒的酿造人,始终秉持“好粮酿好酒”的态度,对酒的品质严格把关,确保每一滴均为原酿。

精选当地糯性红缨子高粱为原料,严格遵循“12987+N”的工艺酿造,历经一年工时,5年陈放,方才出厂。

它具有大曲坤沙酒酱酒独特的风味,开瓶后酒香气十足,但却不似老派酱酒那般冲鼻,其中夹杂着淡淡的花果香,使人心旷神怡。

入口后微甜,略带酸味,温和不辣,喝上一口,让人通体舒畅,欲罢不能。

只是酒厂很少做宣传,坚持小批量勾调,至今也没有走出当地,很多外地人并不知道它的存在,实在是让人惋惜。

我国白酒种类数不胜数,然而能在冗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名列前茅的并没有几款,究其原因,酒的品质与创新算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则是宣传了,适当的宣传会给白酒的影响力加分,但是一定要适度,毕竟过犹不及。

有了以上几款白酒的教训,希望我国的酒企能够吸取经验,妥善经营酒厂,让我国的白酒业更上一层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