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美食资讯 >

因纽特人的日常:海豹肚里腌“美食”,拿命下海床只为吃贻贝

12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6-07 17:18:22    

文/非凡科普

世界上以“臭”闻名的食物有很多,其中的佼佼者当属鲱鱼罐头,但你知道吗?还有一种食物,能把鲱鱼罐头踩在脚下。

爱斯基摩人

在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生活着一群“黄种人”——爱斯基摩人,他们已经在寒冷的北极生活了几千年。

爱斯基摩人的意思是“吃生肉的人”,不过比起这个名字,当地人更喜欢称自己为“因纽特人”。

我们都知道,北极圈的冬天很长,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几十度,环境十分恶劣,因纽特人能在这里生存数千年,简直就是“户外生存大师”。

时值盛夏,在冰封的北极,太阳终于火热了一把,厚厚的冰盖逐渐融化,露出绵延千里的海岸线。

数百万只迁徙而来的海雀,从头顶飞过,它们飞到这里是为了繁衍后代,但这对于当地的因纽特人来说,他们为了这一天已经等待了整整一年。

没错,这就是因纽特人三大美食之一的“腌海雀”原料——侏儒海燕,当地人利用自制的“捕鸟网”,将小东西一个个收入囊中,一天下来捕捉500只不成问题。

然后将这些海雀直接塞进一张海豹皮里,最后用针线将海豹皮缝合起来,当然,为了防止苍蝇蚊虫,他们还会在缝线处涂抹海豹油。

完工后用石块将它掩埋起来,3个月后鲜美可口的腌海雀就完成了,要知道,这是他们最爱的美食,一般只有在婚礼和生日的时候才能一饱口福,不过,好心提醒大家,不要轻易尝试,容易灵魂出窍。接下来我们看看第二种美食是什么。

因纽特人竟然用独角鲸补充维C

这是他们除了腌海雀之外最爱的美食,并且吃法更为简单粗暴,直接割开独角鲸的皮,就能轻松切下一块口进行品尝。

是的你没看错,是生吃,这样能够及时补充身体里缺少的维C,虽然吃起来很简单,但捕捉过程却一点也不简单。

首先,他们会乘坐狗子拉的雪橇,争分夺秒的前行,因为他们要赶早冰雪融化前,找到独角鲸的位置。

因为一旦它们躲进海湾,在想捕捉就几乎不可能了,所以,这是他们难得的补充维C的机会,因为在天寒地冻的北极,蔬菜水果根本无法生长,所以为了防止坏血病,他们不得不采用这残忍的手段。

然而独角鲸是保护动物之一,但考虑到因纽特人几千年的生活习俗,丹麦政府表示,在不影响生态的前提下,允许他们少量捕猎,并且只能使用传统工具狩猎,比如独木舟以及海豹皮制成的浮标。

当因纽特人看到独角鲸时,不会第一时间出手,而是耐心等待,当独角鲸浮出水面,三五个因纽特人就会迅速出击,长矛直直刺入独角鲸体内,等到独角鲸不再挣扎之后,几个人便能合力将其拖上岸。

值得一提的是,因纽特人最喜爱的不是独角鲸的肉,而是它的皮,另外,独角鲸的“鲸脂”和脂肪,还能用来燃烧和照明,独角鲸的角也能卖个好价钱。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因纽特人的第三种奇葩美食。

你见过这样的“赶海”吗?

当潮汐褪去,因纽特人抓住时机前往“赶海”地点,他们沿着梯子“钻进”冰面下,或许你会问,冰面下难道没有水吗?

答案是没有的,这里一片漆黑并且空间十分狭窄,四周都被冰雪覆盖,最重要的是,头顶上方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这可以说是用生命在“赶海”。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要去“采贝”,每年春分时节,潮汐会将大量的贝类带到冰雪之下,这也是每年因纽特人最期待的“海鲜盛宴”。

在潮汐到来之前,因纽特人会提前准备好工具,在潮汐即将到来的地方蹲点,潮汐到来之后,这里的冰雪会慢慢消融,然后下沉十几米。

这样一来,海床就会直接裸露出来,此时就是采贝的最佳时机,当然,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充足,只有短短的30分钟。

经过一番搜寻之后,他终于找到了心心念念的美食——紫贻贝,这是一种贝壳类生物,在我国被称作“海虹”,深受沿海地区人们的欢迎。

紫贻贝本身对水质的要求并不高,而且他们是群居性生物,所以往往只要发现一枚,就能顺应摸瓜的找到一大堆。

值得一提的是,紫贻贝的味道并不是很好,有一股难闻的腥臭味,如果不用调料加以掩盖,恐怕难以下咽,但这对于因纽特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由于潮水马上就要回来,采贝人匆忙的将自己眼前的贻贝全部收入囊中,沿着原路迅速返回,稍有不慎就会被冰冷的海水卷走。

也正是因为这样,每年都有因纽特人因为采集贻贝而死,但他们仍不退缩,毕竟,没有人能拒绝这一年一度的饕餮大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