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家常菜谱 >

猪肚煲鸡的做法 煲一锅猪肚鸡汤,猪肚和鸡肉捞起来当菜,一锅里有肉有汤,滋补驱寒气,贴秋膘正好!

12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1-12-11 11:26:00    
老妈做了几十年的猪肚煲鸡汤,关键这一步,肉嫩汤鲜,贴秋膘正好

老妈做了几十年的猪肚煲鸡汤,关键这一步,肉嫩汤鲜,贴秋膘正好

国庆节假期即将结束了,这个假期我们全家都没有出远门,除了在郊外游玩一圈,剩余的时间在家清洁收拾整理顺便和亲戚们聚聚餐,聊聊天。

因为时间充裕,人少时聚餐的地点改在家里。小编是客家人,在家宴请必须要有一锅汤才算完美,为了让大家能喝上一碗靓汤,隔天晚上就和妈妈商量着煲什么汤最合适。老妈提议说:最近天气渐渐变凉了,煲一锅猪肚鸡汤,猪肚和鸡肉捞起来当菜,一锅里有肉有汤,滋补驱寒气,贴秋膘正好。

老妈做了几十年的猪肚煲鸡汤,关键这一步,肉嫩汤鲜,贴秋膘正好

猪肚鸡汤是我们客家的经典汤水,它还有一个很吉祥的名字:凤凰投胎。相传在清朝,有个受宠的贵妃刚生完孩子,但这个贵妃有胃病,她生完孩子以后什么也不想吃,人就日渐消瘦。皇上非常焦急,这个时候御膳房就想到了一个方法,药补不如食补,把民间的方法加以改良,就是现在的猪肚鸡。把鸡和药材和各种配料放进猪肚子里一起熬,熬好的肉汤贵妃很喜欢吃,胃口大开。食用一段时间以后,她的身子越发的好起来,胃病也好了,从此乾隆就赐名这道菜为凤凰投胎。

猪肚和鸡肉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磷、铁等营养,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特别适合身体瘦弱、气血虚损的朋友食用。在这锅汤里面还加了胡椒和生姜,它有和胃、补气健脾的作用。所以,当人们经过三伏天之后,自然会清瘦许多,到了秋天,不妨喝一点滋补的汤水给身体增加营养,存储能量,以便应对冬季的寒冷气候,增强身体的御寒和抗病力。

老妈做了几十年的猪肚煲鸡汤,关键这一步,肉嫩汤鲜,贴秋膘正好

猪肚煲鸡汤,看起来是一道非常简单的汤水,但是想做到汤水鲜甜,鸡肉嫩滑,猪肚爽脆是有窍门的,就连我经常在厨房里偷师看老妈煲汤,做出来的汤水还是有所欠缺,总是品不出那股鲜香醇厚的味觉。所以,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清洗猪肚和额外添加一块猪腿肉提鲜,这一次还是煲了几十年猪肚鸡汤的老妈亲手操作,而我只能在旁边打打下手,顺便把制作要点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记得收藏好哦,以免下次想做这道菜的时候,找不到食谱了。

老妈做了几十年的猪肚煲鸡汤,关键这一步,肉嫩汤鲜,贴秋膘正好

【食材】草鸡半只,猪肚1个、生姜1块、白胡椒10克、清水1000克、盐5克。清洗猪肚的配料:面粉适量、盐适量、小苏打10克。

做法:

老妈做了几十年的猪肚煲鸡汤,关键这一步,肉嫩汤鲜,贴秋膘正好

备好食材,猪肚尽量用现杀的,冰鲜猪肚煲出来的汤水口感差很多,鸡皮油脂比较多,可以切除油脂厚的部分鸡皮丢弃,这样煲出来的鸡汤更健康;

老妈做了几十年的猪肚煲鸡汤,关键这一步,肉嫩汤鲜,贴秋膘正好

将鸡肉清洗干净,把附在鸡皮上的脂肪剥掉,再斩成小块备用;

老妈做了几十年的猪肚煲鸡汤,关键这一步,肉嫩汤鲜,贴秋膘正好

将猪肚外面冲洗一遍,翻开另一面再放入面粉和食盐像洗衣服一样搓洗,然后加点小苏打仔细按摩一遍,很容易就将猪肚上的污物和气味处理干净,两面反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捞起沥干水;

老妈做了几十年的猪肚煲鸡汤,关键这一步,肉嫩汤鲜,贴秋膘正好

将猪肚切成4大块,这样方便放入锅里煲汤,也容易熟透;

老妈做了几十年的猪肚煲鸡汤,关键这一步,肉嫩汤鲜,贴秋膘正好

锅里烧开适量清水,放入一汤匙食盐,将鸡肉、猪肚、和猪腿肉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焯煮20分钟左右,煮出血水和污物;

老妈做了几十年的猪肚煲鸡汤,关键这一步,肉嫩汤鲜,贴秋膘正好

将焯煮过的肉类捞起,再用清水冲洗两遍,沥干待用;

老妈做了几十年的猪肚煲鸡汤,关键这一步,肉嫩汤鲜,贴秋膘正好

把生姜去皮洗净,切成厚片,白胡椒洗净,再用刀背拍扁,这样方便胡椒的味道更好地渗透汤里;

老妈做了几十年的猪肚煲鸡汤,关键这一步,肉嫩汤鲜,贴秋膘正好

所有食材倒入砂锅中,加入姜片和胡椒碎

老妈做了几十年的猪肚煲鸡汤,关键这一步,肉嫩汤鲜,贴秋膘正好

倒进1000克左右清水,水量一定要比食材高出许多,因为经过高温炖煮,还会挥发一部分水分;

老妈做了几十年的猪肚煲鸡汤,关键这一步,肉嫩汤鲜,贴秋膘正好

遮上锅盖,大火煮沸后调成小火,再煲90分钟左右;

老妈做了几十年的猪肚煲鸡汤,关键这一步,肉嫩汤鲜,贴秋膘正好

煲好的汤水调入盐,充分搅拌均匀后即可舀起饮用。肉类捞起切片,摆入盘中,另外调一份葱头酱油,拌着当菜吃即可。

老妈做了几十年的猪肚煲鸡汤,关键这一步,肉嫩汤鲜,贴秋膘正好

食尚小贴士:蘸料调配:小葱头去皮切片放入碗中,倒入酱油和少许花生油拌匀即成。砂锅煲汤不宜全程用大火,煮开后调成小火就可以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