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美食资讯 >

一包只要3块钱,它凭什么成为全国顶流的下饭神器?

11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5-26 20:14:16    

身为一个中国人,你不可能没吃过榨菜。

但奇妙的是,在无数的下饭菜咸菜品类中,似乎只有榨菜,轻而易举征服了全国人民的味蕾,成为南北通杀的国民小菜。

甚至可以说,榨菜在全国人民心中早已不是单纯的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是年轻人调侃自己穷困的标志,甚至是检测生活条件的标杆之一。

别看它只要3块钱一包,却撑起了一家市值将近300亿的公司,甚至位列世界三大腌菜之一,地位超越了韩国泡菜。

我们好奇的是,中国这么多种酱腌菜,为什么只有榨菜成了现象级的存在?它又是怎么传遍全国,并且一直坚挺到现在的?

独一无二的3道压榨

成就了榨菜的鲜脆

能在中国芸芸腌菜里脱颖而出,榨菜是有些特别之处的。

它的原料是青菜头, 一种芥菜膨大的茎瘤,发酵后尤其鲜美。 据说用新鲜青菜头滚汤,甚至能品出一点鸡汤般的鲜。

在没有鸡精味精的年代,大家喜欢拿它烧汤,充当鲜味剂和香料。比如鲁迅就经常喝榨菜肉片汤;张爱玲回忆起自己的中学宿舍生活,也是吃榨菜鹅蛋花汤

相比同样靠发酵产生鲜味的绍兴臭菜,它的适口度又高,更百搭下饭。

除了鲜,榨菜还有一个更突出的优点:口感极其爽脆,这种咀嚼的质感,就让它跟其他用叶菜发酵的腌菜,明显拉开了差距。

比如你可以拿榨菜做小菜,但你却无法拿雪菜、梅干菜来空口吃。

榨菜之所以那么鲜脆,重点就在于“榨”字。

它的生产过程跟一般腌菜不同,要先风干、盐渍,再用木头反复 压榨三次。 脱水后的青菜头,口感会加倍爽脆,而反复压榨过程中,大量繁殖的微生物,也积累了更丰富的鲜味。

据《涪州志》记载,这个工艺,最早是资中人邓炳成,仿照资中大头菜的制法改良的。

耐得住三道压榨的青菜头,偏偏又很挑剔水土,全国只有几个地方能把它种好,其中最好的要数重庆 涪陵。当地的气候和环境,简直是为榨菜量身定制的。

可以说,正是地区限定的傲娇青菜头,和三道压榨的工艺,成就了无法复制的榨菜。

从制作粗放的土法制作

翻身成为卫生又好吃的榨菜

独特的原料和工艺,还不是榨菜能征服全国人民的原因。

它更厉害的地方在于,无论放到哪个菜系里,似乎都能无缝衔接,成为中国渗透率最高的腌菜。

榨菜既能提味、丰富口感,却又不像泡菜那么抢味,能跟大部分食材融洽相处,吃法极其多样。

下饭佐粥就不说了,早在民国时期的广州和南洋诸国,榨菜还是富裕人家也拿得出手的配茶零食。

川渝人最懂榨菜的妙处,比如最最经典的重庆小面,浇头就有芽菜末和榨菜末两派;川菜的旺火小炒,也喜欢放榨菜提升口感。

还有“一想起南京,就想起榨菜牛肉圆面包”的吃货汪曾祺,专门发明了一道塞肉回锅油条,将肉馅、葱花、榨菜末等塞进油条重新复炸,那种酥脆鲜香可想而知。

在上海,榨菜末还是咸豆浆必不可少的配料;吃浓油赤酱的炒浇拌面时,老板也会送上一碗榨菜紫菜虾皮汤,清爽解腻。

此外,据说榨菜还有两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妙用:醒酒,防晕车晕船。

老一辈爱喝酒的朋友可能知道,不少人喝醉后会嚼两根榨菜,据说可以有效缓解头昏胸闷,日本人就把榨菜称为“酒之友”。

也有很多人相信,榨菜据说可以缓解晕车晕船的恶心烦闷症状,于是它又有了“天然晕海宁”的称号。

因为滋味鲜脆、万能百搭早在宣统年间, 榨菜开始就出口转销到香港和南洋诸国。

1915年,是榨菜最高光的时刻。那一年,榨菜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拿到了金奖,正式跻身世界头部腌菜行列

即便如此,当时的它,不过是颇有名气的一种地方腌菜,还没有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小菜。

濒临破产又起死回生

榨菜一波三折的翻红神话

随着销路的不断开拓,到1931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户榨菜厂,年产量接近20万担。

产量高,味道好,耐储存,这些突出优点,让榨菜很快就被新政府盯上, 成了有战略意义的国民食品。

1953年,涪陵的榨菜被国家纳入二类物资管理,由中商直接计划调拨,成为定量供应各地以及军需、出口的主要商品。

由官方盖章宣传,听着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也 导致了一个后果:榨菜被视作过去艰难时期的一种符号在社会生产得到发展后,它突然就过气了。

毕竟有了更丰富的选择,谁还愿意吃咸菜呢?

再加上榨菜本身就依靠土法,没有口味创新,生产流程也不够标准卫生,很快就开始被市场抛弃。

20世纪末,涪陵榨菜集团负债超过一个亿,在破产的边缘来回试探。榨菜见证了老一辈的酸甜苦辣后,似乎也要跟着旧时代一起消失了。

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榨菜厂,新到任的厂长决心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口袋里没一分钱。

就在这时,因为三峡水利枢纽项目开展建设,位于上游的涪陵榨菜厂会被淹没,于是天上掉下了一块巨大的馅饼,涪陵榨菜厂拿到了1.8亿的国家拆迁款——这情节,爽文都不敢这么写。

要知道,当年220美元可以买到腾讯40%的股份,茅台一年的净利润也不过2.5亿元,太羡慕了……

有钱就有底气。厂长公开招标,最后敲定一家德国企业,为榨菜厂定制了一套现代化流水生产线。原本靠手工生产的榨菜,自此产能剧增,而且干净又卫生。

不得不说,厂长还是很有远见的。尤其是反观腌菜届的另一个顶流ip:老坛酸菜,前不久还因为安全问题被声讨。

产量提上来之后,第二步,是打响招牌。

通过不断收购当地的小榨菜厂,涪陵集团诞生了。为了强化品牌IP,厂长还给榨菜改了个名字,叫乌江,跟其他 涪陵产的榨菜做区分。

别小看这次改名,想要做成国民品牌,注定需要一个头部老大,就好比可乐中的可口和百事,快餐中的K记和M记。

厂长很聪明也很勇,在人人守着新闻联播的年代,他豪掷百万元,请到《还珠格格》里的皇帝张铁林,在央视打起了广告。

两句经典台词,让全国人都知道了榨菜,也牢牢记住了涪陵榨菜的品牌和产地:“中国榨菜属涪陵,涪陵榨菜属乌江。”“我爷爷的爷爷都说好”。

效果也是立竿见影,乌江榨菜销量直接翻番。一夜之间,榨菜逆风翻盘,重新回到了国民腌菜的宝座。

不断创新的榨菜

靠农民工守住地位

榨菜一般都是作为下饭小菜或配菜出现,普通家庭短时间内很难大量消耗掉。产量提升之后,明显有点卖不动了……

于是,榨菜长想出了最绝的一招,推出迷你小包装!

当时正赶上改革开放, 外出务工的打工人越来越多。榨菜靠着下饭的味道、开袋即食的便携小包装,积累 了一大批忠实的工人粉丝。

这种黏性,直接创造了神奇的榨菜指数。

发改委官员发现,榨菜在不同地区销售份额的变化,可以推断出当下的人口流动趋势:比如2009年至2012年,榨菜在华中地区、中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销售份额上升,与这几个地区的农民工回流增长相吻合。

不得不说,榨菜厂紧跟时代发展的意识,真的很强。

近些年来,随着外卖兴起,他们又推出了更mini的榨菜,可以作为外卖赠品,以及加入高铁盒饭、飞机套餐等等,再次打开销路。

针对年轻人的喜好变化,他们又迅速推出了减盐榨菜,口味选择也越来越丰富。

但最让人佩服的,还是榨菜本身的亲民定位。

近10年来,虽然物价上涨,榨菜也难免提价,从最初的0.5元一包迈入3元时代,但直到现在,它仍然是都市里最便宜的一份佐餐小食,能为最普通的白饭、泡面添一分滋味。

* * *

到这里,榨菜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了。

榨菜能走红,自然离不开独特的工艺、普适性强的口味。但能让它从地方特产,一步步变成家喻户晓的国民小菜,其实是不断地揣摩消费者需求,积极跟上时代的进取心。

近10年来,虽然物价上涨,榨菜也难免提价,从最初的0.5元一包迈入3元时代,但直到现在,它仍然是都市里最便宜的一份佐餐小食,能为最普通的白饭、泡面添一分滋味,又能进入高级餐厅,能与精美菜肴和谐相处。

这样不分阶级,不分地域的美味,或许才是榨菜的宝贵之处。

文 | +7

图 | +7、部分来自网络

编辑|eimo

参考资料:

1、《多维视野中的三线建设亲历者》2、《涪州志》3、《什么是涪陵榨菜?它的故事太长太长……》,八二四研究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