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一个主厨,为什么要穿梭于大堂和后厨?食物和艺术的结合能带来多大的愉悦感?啥样的主厨能担得起“创意文化人”“美食艺术家”称号?
菜品推陈出新,味觉花样翻新。
他把酒店厨房搞成,
创意的”车间”、脑洞的”工厂”。
还被誉为“美食艺术家、创意文化人”,
他,到底什么来头?
莫慌,先上图~
▼
▼
上面这几道菜品,
由成都万达瑞华酒店行政总厨张威掌勺。
前不久,他还获得了万达全集团通报表扬。
到底有啥绝招?
1. 走出传统:每道菜,都是一个创新
俗话讲,川菜是民菜、鲁菜是官菜、粤菜是商菜、淮扬菜是文人菜……而在张大厨眼中,它们个个是“宝藏”菜系。
同样的食材、不同的手法,把它们融合起来,新与旧碰撞,每道菜都可以是一次奇妙的创新。
不信?给你看大厨的两道创新菜,你品品~
第一道,蓉城肠旺面。当贵州小吃“肠旺面”来到成都,成都的麻辣代替贵州的辛辣,四川“水煮”替代贵州“酸汤”,面则改用优质鸡蛋面,一碗一煮,筋道弹牙。
这面瞬间有了新味道:血嫩、面脆、辣香、汤鲜,真想多吃几碗。
第二道菜,宫保黄牛粒。没错!就是四川名菜“宫保鸡丁”变的。
张大厨用高原地区上等黄牛肉代替鸡肉,用宫保手法烹饪,入口极其微妙,红而不辣、辣而不猛,再加上腰果的香脆,简直完美。
这样的”味觉“创新,在讲究时令食材的成都万达瑞华酒店厨房里,一直在上演。四季轮回,冬羊、春笋,夏有小龙虾,每年秋天8月到11月的松茸。
张大厨能把一种食材玩出众多花样。有结合日本料理的松茸刺身,有四川本地做法的松茸腊肉,有借鉴粤菜的松茸煲汤……
他说,天南海北的人来到成都万达瑞华,我们就要用融合各地风味的创新菜,让他们一口吃下去,一半川味的热情,还有一半家乡的味道~
一道道精致新菜,里边更有万达的”创新“味道。
2. 走出厨房:厨客联动,懂客人所需
作为酒店的行政总厨,张大厨除了要钻研菜品创新,还要带领厨师团队,一起提升饮食服务水准。
“功夫在诗外,其实创新不一定要在厨房里。”张大厨一直在推动一件事——让厨师走出后厨、走向前台。
开餐前,他会要求后厨的所有厨师长提前到餐厅和客人交流,根据口音判断客人从何而来,推荐客人有可能感兴趣的菜品或者为客人量身定做菜。
主动出击,因人而异,已成为成都万达瑞华酒店餐饮的一个特色。
针对一些更高规格的客人,后厨会根据客人到达成都前的行程,为客人定制菜谱。如果包间有重要宴请,主厨会向宾客亲自介绍经典菜品的烹饪手法和这道菜背后的故事。
为何这样做?原因很简单。了解顾客个性化需求,面对面听取反馈,既让客人感受到尊重,也能让自己的菜品和作品更好地被接受。
3. 走进艺术:一道菜是一件作品
“对厨师来说,每道菜都是自己的一个作品。”
作为万达瑞华酒店的厨师”班头”,张大厨对自己的要求不仅于此——一道菜,更应该是一件艺术品。
如何称得上是艺术品?色香味意形缺一不可。他说,给客人品尝一道菜品,起码要带来视觉、听觉和味觉三重惊喜。
先是视觉,要通过精妙的摆盘和设计,带来视觉上的美观和赏心悦目。
再是听觉,在成都万达瑞华酒店,会有菜品解析员甚至是主厨,为你来讲解这道菜的食材、烹饪手法,乃至它背后的文化典故和由来。
目有所视,耳有所闻,然后再把精心烹制的的美食送入口中。这时候,作为顾客的你,吃的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次审美体验和文化享受。
从菜品创新到管理创新,张威说,很多事情和做菜一样:多想一点、多做一步,就像在熟悉的味道里添加了神奇佐料,总能给你意外惊喜。
面对手中炒瓢、身旁台灶、盘中菜肴,
张大厨坚守的,
不仅是后厨方寸天地的”创意”,
更是万达人对“创新”的执着追求。
只要肯创新、敢突破,
万达的每一个岗位,
企业的每一个角落,
都能有无限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