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兴后人 杨赛如 杨始堃 编著
20.薄 饼
相传薄饼是通议大夫杨瓒绪从陕西传回的一种小吃,但上网却查不到陕西有此小吃。网上把春饼或春巻与薄饼并列,且说其主要流行在江南,薄饼的发源地可能在福州地域,若此说成立,或许是杨瓒绪他母亲路过闽赣的隔河两宰相地时带回。
不论薄饼是源自何处,也不论它可能是从春巻演化而来,要说的是薄饼可能从通议大夫杨瓒绪那个年代便有,是历代的百侯人使薄饼发展、付与了百侯的特色,成就了百侯薄饼之品牌;还要说,在传承和犮扬百侯薄饼上,锦兴酒家功不可没!生活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百侯人讲到薄饼都会连上锦兴两字,是的,若无它,薄饼不会那样有名,甚至可能已经失传。
有一年,我们买了面粉想自制薄饼皮,就是和不出那面浆,这时,站旁边的清哥说:“这么简单的都不行,看,我来!”于是,他扎起马步,抓起面团使劲摔打,那架势可看得,不过还是没打成!后来在拜访住在广州北京南路的珍宝公时,请教了这位当年在锦兴酒楼的老师傅,才知道其中窍门:要先和硬点,再逐渐加水,才能和成稀而有弹性的面糊。鸿儒有这个扯薄饼皮的手艺,他也证实这是关键。
十多年前,一姓箫的同学请我几位去他家包薄饼吃,说要做正宗的锦兴风味的。大家围坐下来后便打开了薄饼的话题,认为豆腐干馅浓香、甘甜入味、汁多料足,配上清脆的绿豆芽,以及封口甜靣酱,是锦兴薄饼的特色,箫说:“要做出这样的馅,除要用上好的配料和好厨艺把馅烩香外,还要用鹧鸪鸟来焗透,要焗6~8小时才能真正入味呢!”“另外还不能少了ge酿。”
20.1 原材料
薄饼皮:面粉,盐
馅料:1)豆腐干,猪肉,香菇,虾米仁或虾皮(有人用蚝豉)、生油,盐,蒜头,高汤(例如鸡汤或猪骨汤)
2)绿豆芽
辅料:甜靣酱,胡椒粉
20.2 制作方法
打薄饼皮:按重量比,面粉:盐:水 = 300:1:250备料。首先,把面粉和盐混合,边搅拌边逐步加入水(约总量的4/5),搓揉成面团;第二步,在搓揉下,将余下的1/5的水分多次加进到面团里,关键是要把面团揉得起筋并使其具有流坠性;第三步,盖好或加水过面团面保湿,让它醒2~3小时;第四步,拍打和甩面(若采用加水过面团面保湿则须先把水倾倒掉),即揪起面团然后用力摔回盆里,和把面团抓在手心来回甩出收回,目的是使稀面团更有筋和弹性;第五步,涂、撕薄饼皮,揪一块面团掂在手,迅速在温热的平底锅面上转一圈,涂抹上一层薄薄的圆形面浆,随即拽起,当面浆烤熟成薄饼皮时,随即用手(或借助小铲)把它撕下,堆叠放置备用。
烩豆腐干馅:将锅烧热,加生油、蒜蓉,待蒜蓉微黄,洒少量鱼露或酱油(称为起锅)并放入香菇丝,炒香,加用水泡透的虾米(或蚝豉)碎、肉丝(或碎肉)爆炒,至有肉香味,加高汤至过面,煮沸,加适量的盐、鸡精等调味,温火焗煮6个小时左右,然后收水,或煮到尚有少量水时,用少量淀粉勾芡后即成。注意在煮的过程中不时用锅铲翻动,既防粘锅,又让料的味和熟得均匀。
烫绿豆芽:先把水煮开,再将洗净滤干的绿豆芽在开水中过5~8秒左右即成。
包制:取2~3张薄饼皮稍许错开置于盘上,勺入烩好的豆腐干馅,顺手放上一束烫过的绿豆芽,若喜欢吃胡椒则洒上胡椒粉,然后把下端薄饼皮拉起盖过并卷圈,两边摺起封端后再往上卷,用甜靣酱粘牢,即成。
20.3 食用方法
由于汁多,所以应竖拿着吃,并且咬一口后,要边吸汤汁边往下吃,不然的话会让汤汁流失。
附注:
1) 近年回乡,在以前的下街尾见卖薄饼,购而品尝,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吃不出儿时吃的那种味道,这让我想起汕头一位老同学说的:”回家去参加美食节,食了薄饼、忆子… 就是不如从前的好食。”
2) 在微信群,晏明同学发来说薄饼的短信,录如下:
晏明:儿时曾见吾家亦平、作龙、曾仰、兆龙等老师相聚(轮流牙聚)常有锦兴薄饼上席。闻说:皮要筋面薄韧酥香,馅要软而弹牙,用花肉、蚝豉焖透的豆付干,粗壮的绿豆芽垫底,皮包馅用甜豆酱封口。有北京烤鸭皮的香,又有付干、蚝鲜、肉香,还有脆嫩豆芽之爽……加上客家黄酒。宴后留香。
21.糯米饭珍
糯米在百侯小吃中占有重要位置,直接用糯米制作的有:糯米饭珍,八宝饭,糍粑,粽子;用糯米粉制的有:忆子,汤圆(小圆),甜粄(年糕),粟粄,印子粄,艾粄,苎叶粄,九菜粄;用炒过糯米/饭及其粉(糕粉)做的有:米拉成(米花糖),豆子羹,软糕,三合粉,等等。
糯米饭珍是百侯人办酒席可上桌的馈之一。
21.1 原材料
主料:白糯米
配料:豆腐干,鱿鱼(或虾米),香菇,腊肉(或香肠,或猪肉),调味料:食用油,蒜头,鱼露,香葱,胡椒,盐。
21.2 制作方法
分:一步法,即用食用油,蒜头,鱼露起锅后,把白糯米与配料一起煮熟的做法;和二歩法。二步法做出的糯米饭珍较香,口感有劲,越嚼越香越有滋味,总之好吃。下面讲的是二步法。
第一步蒸糯米饭。将白糯米洗浄,浸4~5小时,捞起(滤去水)备用。在锅里的筛板上舖上洗净的蚊帐布(或纱布),点火把锅里的水烧热,把浸透的白糯米铺于蚊帐布上,用筷子在糯米中插一些洞,以便蒸汽通上来。蒸熟至过心。
第二步烩糯米饭。将豆腐干,鱿鱼(预先用水浸透),香菇及腊肉(或香肠,或猪肉)切成丝。用食用油把豆腐干丝炸透,铲起备用。用食用油炸香蒜头,洒鱼露起锅,放入香菇,炒香后,放入鱿鱼(或虾米),腊肉(或香肠,或猪肉)炒熟,加盐调味,然后和炸好的豆腐干丝及蒸熟的糯米饭混一起烩热,拌匀。
21.3 食用方法
糯米饭珍要热吃。洒点胡椒粉,加点葱花,将另有风味。
22.糖饭珍及八宝饭珍
百侯人把糯米饭制作成咸、甜两种:咸的以上述的糯米饭珍为代表;甜的统称糖饭珍,有冰糖芋头饭珍、酒淘饭珍等,作为代表的应是八宝饭珍。
八宝饭珍在一些地方又称为八宝饭,据我所知许多地方都有这个小吃,制作方法也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八宝”,通常就地取材,在花生仁,莲子,芝麻,糖冬瓜(瓜碧,瓜条子),红枣,龙眼干,桔子皮,核桃仁,枸杞子,葡萄干,芒果干,瓜子仁等中选用。
22.1 原材料
主料:白糯米,白糖
配料:花生仁(先炒熟和去皮),糖莲子,芝麻,糖冬瓜(瓜碧,瓜条子),红枣,龙眼干,桔子皮,
22.2 制作方法
第一步蒸糯米饭:与糯米饭珍的第一步蒸糯米饭相同(见21.2),饭要熟透而不烂。
第二步制作八宝饭珍:将配料铺于大碗底,加少许水润湿(或与配料面平),用部分糯米饭盖住配料后,再加满糯米饭至与碗口持平。放入锅里大火蒸30分钟左右。取出,稍冷,盖上盘子并连同大碗一起翻转,让饭倒扣在盘中,洒上白糖即成。
附注:
1)大埔桃源的八宝饭珍,除糖莲子,糖冬瓜,红枣,龙眼干,桔子皮等外,还加五
花肉(先用生油炸至微赤)。
2)将配料铺于大碗底时,若将它们拼成图案,则令八宝饭珍更有诗意!
23.八宝蕃薯
夏收之后便忙种蕃薯,起垄-备苗-种植,得忙一阵。一百多天后,割薯藤-挖蕃薯,丰收的喜悦。收获的蕃薯部分藏于柜;部分擦成条,晒干为蕃薯丝;以备日后食用。
蕃薯可生吃,但烤或炆(炊,即蒸)熟来食为常。在我家族食蕃薯有时还加上糯米酒(称为酒淘蕃薯),据说这样吃很补人。
在百侯以蕃薯为主制作的食品有:蕃薯糖,蕃薯干,糖蕃汤(咸的或甜的,甜的还放羗),蕃薯丝糖水,蕃薯粄(蕃薯丝磨成粉后加水揑成团,再蒸熟),等等。
为何叫“八宝蕃薯”?因为其几近失传,原名亦无从追寻,是叔母让我得知在百侯还有这种用蕃薯做的小吃的,鉴于它类似八宝饭,故我给这个百侯小吃起了这个品名。曾考虑要不要称土豆泥那样加上个“泥”字,可是感觉加上后有点画蛇添足。
蕃薯分软甜和“松”香两种,制蕃薯干用前一种,而八宝蕃薯则要用后者。
23.1 原材料
主料:“松”香的蕃薯,白糖,猪油
配料:花生仁(先炒熟和去皮),糖莲子,葡萄干,糖冬瓜(切成粒),红枣(去核,切成粒),龙眼干,瓜子仁。
23.2 制作方法
把蕃薯炆熟,去皮,捣烂成泥。
在热锅里把猪油烧热后,放入蕃薯泥炒香,再放白糖和配料,拌匀即成。
24.软 糕
在我记忆中,有两种被称作软糕的糕点:其一,大华兴卖的长条形,粉白色中带点透亮的软榚,由于有时它被付与一点香蕉的香气,故也被称为香蕉糕,其口味清甜、爽口。其二,百子墟华丰卖的菱形、红棕色(因用红糖)软糕,口感软韧、香甜,介于年糕与印子粄之间。
24.1 原材料
主料:糕粉(熟糯米粉),白糖,熟猪油
配料:食用香蕉油
24.2 制作方法
按以下操作次序进行;白糖用温开水溶化,加入熟猪油,搅匀;与糕粉混合,搓揉使成软韧的粉团:把粉团搓成直径2.5左右的长条,再将它切成短条(8~10厘米)即成。
重量配比:糕粉100,白糖150~200,熟猪油5~6。
若做香蕉糕,则只要在加熟猪油时,同时滴入少量食用香蕉油便可。
若做菱形、红棕色软糕,则用红糖替换白糖,用菱形模来压制成形,必要时再加热蒸10分钟左右。
25.屯头糕
在百侯,将近尺粗的树横锯成一尺左右的一段,用作坐具并称它为屯头。屯头糕因其形似屯头而得名。
百侯上街头的大华兴卖屯头糕,小时侯,奶奶要拜神时便会叫我去买个一、二两回来。若碰到要现做,等待之中则顺便见识一下如何做屯头糕。十多年后,在东莞大盛偶遇村民做炒米饼,勾起我在大华兴看做屯头糕的回忆。是的,它们的做法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各个材料间的配比(例如:与炒米饼、杏仁饼不同,除有时加点芝麻外,不加花生等),及由此带来口感、口味的差异。屯头糕口感较松脆,有独特的米香味。
25.1 原材料
主料:大米,白糖
配料:芝麻
25.2 制作方法
制备糕粉:把大米炒熟,磨成粉,过筛,存放备用(为了消减其“热气”,通常不马上用,而要存放二、三天以上)。
制备糖粉:将白糖加水煮溶,放冷,搅动下让糖成细粉状析出,放置。
制糕:在盆里先后放入熟米粉、湿糖粉,拌匀,搓成疏松的粉团料。在模腔内洒上薄薄一层糕粉作为脱模剂(可用装有糕粉纱布袋施行),然后,把混好的粉团料放进模内,并充满它。用木锤把模腔内的料打紧打实后,反转并用木锤敲打模背,把圧紧实的屯头糕坯敲出到铁盘里。将装好屯头糕坯的铁盘置于炭炉上(现在可用烤炉),慢火把糕坯烤干即成。
若要加芝麻,则要事先将它炒熟(或磨成粉),在拌料时一起加入。
点击下方标题链接阅读 !
? 【百侯美食】百侯小吃杂谈(一)
? 【百侯美食】百侯小吃杂谈(二)
? 【百侯美食】百侯小吃杂谈(三)
致力于对中国历史文化古
镇百侯人文.民俗.文化.民
间传说.古建古迹.史料.等
研究.探讨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