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美食资讯 >

百年历史的鄑水“粽子村”:粽叶里包的除了糯米,还有传承

11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6-01 16:16:09    

记者 马小杰 于晓雪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端午食粽是传统习俗。

在潍坊昌邑宫家鄑水村,手工包粽子的技艺流传了一百多年,在20世纪80、90年代,鄑水村的村民曾家家户户以包粽卖粽为生,不少人家靠着“鄑水粽子”成为了“万元户”。如今,村里仅十一二户人家仍以粽子为生。

从百余户到十余户,曾经的“棕子村”似乎正在“抛弃”粽子。

一人捋叶一人包粽

粽叶香里的夫妻档

在鄑水村民冯胜春和王静华夫妻俩的小院儿里,一条“粽子生产线”正在运转着,王静华和两位亲戚一起忙活着捋粽叶,冯胜春独挑包粽大梁。

王静华坐在马扎上,面前一个大盆,盆里泡满了经过高温蒸煮的粽叶,盆上横放着一块木板,这就是她的“操作台”。

王静华正在捋粽叶

“先用宽的叶子打底,”王静华把粽叶的尾部对齐,叶尖交叠,四五片排成一层,再铺上第二层,两层下来粽叶的“外包装”就做好了,“卖的时候,要把这些叶子拆出来,回收重复利用。”接下来是“内包装”,选用三四片较窄的叶片,用同样的方法再铺一层,这层叶片将始终包裹着粽子去到买家的餐桌上。三层粽叶铺好后,王静华把粽叶横向从中对折,放在一旁给冯胜春备用。

冯胜春的操作台要丰富一些,盛放着大枣、糯米的水盆依次排开,尽头是盛放成品粽子的竹筐。拿起王静华折好的粽叶,打开,沿折痕折成斗型。左手持粽叶右手抓料,一把糯米一把枣儿,双手翻折,一个粽子就成型了,再拿起玉米皮做成的绳子,一绕一缠一塞,原本松散的糯米团儿就被结结实实地捆住了。手起手落,手腕转动,不过十几秒钟,一个比成年人手掌心略大的粽子就包好了,差不多半斤重,售价两元。

冯胜春正在包粽子

记者上手体验了包粽子的过程,本以为会在包粽叶或缠绳子的时候遇到困难,却发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在把原本泡在水中的糯米放进粽叶中时,米粒儿会粘在手上,冯胜春说:“往里放的时候要使点劲儿,甩进去。”在他的指点下,记者加大了力度,却出现了米粒儿甩的到处都是的情况。“多包包就会了,就像放多少米粒儿,也是做多了就有数。”在他看来,对于米粒和米量的精准掌控都是经验积累的结果。

端午前是夫妻俩的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天明就去赶集(卖粽子),卖一上午。下午在家包粽子,包到七八点钟,上锅蒸,然后盖上塑料膜焖一晚上。第二天三点起来装车,再去赶集。”冯胜春用起早贪黑来形容这样的节奏。

四四方方的小院儿里,南侧阴凉地里是这条生产线;西墙根儿下有两个半人高的土灶,灶上架着两口直径近一米的大锅,每天傍晚这里都会飘起糯米的甜香和粽叶的清香;上方一根晾衣绳贯穿南北,绳儿上挂满了绑粽子用的玉米皮;东侧大门上方囤放着十几个编织袋,装着夫妻俩从江苏采购的粽叶。院儿门口,停着夫妻俩的电动三轮车,车上放着一块写着“粽子”的招牌。院墙外,种了一片芍药花。

夫妻俩的生计和生活都装在了这个院子里。

端午季销量翻三倍

手工作坊发展受限

端午时节的销售旺季从农历四月底开始,增量主要来自于大订单。

“一两千个的订单很多,三四千个的也有,”平常一天下来,夫妻俩能做一两千个粽子,赶上端午旺季,就要请亲戚帮忙,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做五六千个,冯胜春说:“包的不够卖的。”即便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冯胜春也不愿错过每一笔订单,“比如今天有个大单子,就找亲戚来帮帮忙,实在做不出来了,就跟客户商量商量能不能晚点提货,实在不行,也只能不接了。”

这些大订单基本都来自昌邑本地,有企业、工厂、社区,大都是老顾客。冯胜春是1973年生人,跟着父辈学得了包粽子的技艺,“1997年的时候,我父亲想休息了,我就接过了他的手艺和积累下来的客户。”稳定的大客户群体,加上平日里赶集散卖,一年下来夫妻俩能靠粽子挣到十万元左右。

十万元,也是村里目前以粽子为生的十一二户人家的普遍收入。

1990年生的宫吉民是目前村里还在做粽子的人里最年轻的,“16岁开始接触粽子,18岁开始当成工作。”后来,宫吉民尝试干过会计、印刷、纺织、建筑等行业,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包粽子,“粽子很香,包的时候都觉得很馋人。”在宫吉民眼里,与食物相关的工作是最长久的工作,他也从中获得了满足。2008年他刚开始包粽子时,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如今的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与冯胜春的“夫妻档”不同,宫吉民是与父母一起干,平时父母做粽子他在外上班,忙时一家三口齐上阵,全年的销售情况与冯胜春家差不多。家庭手工作坊,就是鄑水村的粽子生产模式。

宫吉民和母亲搭配完成粽子生产

平时短销路,忙时缺人手,是目前的普遍困境。

为了增加平时的销量,宫吉民尝试过开网店。“2012年,开了实体店和网店,端午节的时候能卖到2000个,平时也就百儿八十的。”线下的销售是即产即销,而线上的销售却要经过两到三天的长途运输,这对食物商品来说并不友好。“网店增加了生粽,一般外省的就建议买生的,省内或者比较近的可以买熟的,我会在包裹里放上冰块来保鲜。”即便如此,还是会出现因变质、蒸制方式不到位而影响鄑水粽子口感的情况。最终,在2021年下半年,宫吉民放弃了实体店和网店,“后来还做过一段时间的抖音,现在也不做了。”

据鄑水村支部书记宫祥民介绍,村子里曾经接到过两万个粽子的大单,来自潍坊本地的一家大型企业,但哪怕是分给这十多户一块去做,维持这么大的产量也很困难,“只接了三年就不接了,生产力跟不上。”

能否多雇人来提高产量呢?冯胜春认为很难,“我们这个粽子就卖两块钱一个,利润很低,再雇上人来就没得挣了”。那用机器代替人工呢?“那就不是手艺了”是普遍回答,这背后是对可能会失去原有靠手工粽赢得的市场的担忧。

户户包粽到仅剩十余户

鄑水粽子将如何传承

王静华记得,1995年她嫁到鄑水村的时候,家家户户以包粽售粽为生。“去莱州卖粽子”是鄑水村村民对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的普遍记忆。

对于那个年代宫祥民给出了一个数字,50元——这是当时去莱州卖粽子一天的收入,而当时的技工一天的工资为5元,“那个时候粽子是个稀罕物件儿,会包粽子的人也少,‘鄑水粽子’的名声应该就是那个时候打出去的”。据宫祥民回忆,借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鄑水村的村民靠着包粽子的技艺拥抱了市场,“当时这个买卖算是收益来得快、来得多的,村里人就都干起了这个生意,90年代初期基本上家家都是万元户”。

宫祥民曾经也以粽子为生,但在1992年起转行做起了养殖,从此再也没回头。“按传统技艺手工包粽子,做起来太麻烦了,一天到晚全家老小都得干,以前家里大人包粽子,小孩儿可能还得帮着倒个水打打下手,都闲不着。”

时间成本高,利润率低,这是手工粽子的短板。随着时代的发展,越多越多的鄑水村民选择了离开糯米和粽叶,进城务工。慢慢地,仅剩下像冯胜春家这样有稳定的大笔订单的人家坚持了下来。当问道是否会让自己的孩子继续包粽子时,冯胜春夫妻俩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锅中煮着粽叶

据宫祥民介绍,目前,鄑水村还在做粽子的十几户人家普遍在五十多岁,像冯胜春王静华夫妻俩这样五十岁出头的仅此一户,再年轻一点的就是三十二岁的宫吉民。劳动力老龄化,年轻人不愿再回到糯米和粽叶前,或许也是生产模式无法创新的原因之一。

那这项已经流传了一百多年的传统手工技艺该如何传承下去?邻村南鄑亭村的孙明军认为仅仅靠家庭手工作坊的生产模式并不可行,他和妻子目前也是夫妻档手工包粽售粽为生,已经注册了个体工商户,正在筹备开办小型加工厂。“机器是替代不了手工的,但可以帮手工走得更远。”孙明军计划让机器完成消毒杀菌、包装这些后续工作,仍坚持用传统技艺包粽子,“有了正规的包装,我们的粽子就可以走进稍微高端一点的市场,或者转到线上,可能会有更稳定的销路、更高的利润。”

包好的粽子整齐的排列在筐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