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了近32年的三线厂,坐落在六盘水,如今少有人来,厂区破败
说到贵州的六盘水,除了一些著名的风景名胜之外,当地的美食也非常地可口,比如当地相当有名的六盘水火腿就以香浓可口而著称,无论是各位用它来煲汤,还是红烧,都是一道绝美的美味佳肴。
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这里还兴起了一种新型的小吃,这便是水城羊肉粉,用米粉与羊肉再搭配上花椒等一系列配料之后综合调制而成,也成为了当地一道不可不尝的美食。而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还曾经有过一座相当辉煌的三线厂,如今随着厂区的搬迁,旧厂区早已经破败不堪、少有人来了。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中国周边环境的不明朗,中央特别将很多重要的厂房都搬迁到了我国的大西南地区,贵州的六盘水,由于雨水丰沛,常年气候凉爽,因此成为了工厂绝佳的落户之所。
1966年时,在彭德怀元帅的亲自指挥下,一座代号为300的电厂在经过历经8年的辛苦建设之后,终于在1974年开始向当地人们提供充足的电力,一直到本世纪初,它依然在为周边的人们辛勤的工作着,而这一工作就是整整的32年。
在2006年底,随着最后一台及停止运转,这也正是宣告着这座曾经辉煌了32年之久的发电厂正式退役,而如今这座废弃的水城发电厂早已经人去楼空,有的只是当年搬迁所留下来的些许痕迹。
当我们进入这座废弃的厂区,首先看见的是两旁竖立着很多五六层的小高楼,这便是当年国家为这座工厂的员工与其子女们所建设的一栋栋家属楼,除了家属楼之外,在园区内还有医院、学校、篮球场、运动中心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俨然就是一个城中之城。
当我们进入各种建筑之内可以发现除了墙体建筑之外,余下的部分都早已经破烂不堪,而道路上也因为常年缺少行人行走而变得杂草丛生,而在这座工厂之中还有着一座当年为了员工家属生活所精心打造的公园,如今由于年久失修,这里的山水风景也变得不堪入目。
不过这里却承载着当年老一辈人为了建设新中国所留下的辛勤汗水与宝贵经历,看到如今这里的这般田地,小编内心不由黯然神伤。这座极具爱国主义教育的厂区,竟然没有被当地好好地保护起来,不由得心酸。